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活动 > 正文

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,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集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旅拍途中你拍摄过哪些少数民族的风情照片,可以讲讲拍摄过程吗?
  2. 晚清民国时期,在东北风靡一时的“大车店”,是怎样的一个店?

旅拍途中你拍摄哪些少数民族的风情照片可以讲讲拍摄过程吗?

2019年10月,摄影俱乐部组织南疆旅拍,我随团前往,旅途中***去拍喀什塔县的盘龙古道后返回喀什,当我们走完盘龙古道下山到达瓦恰乡时,被当地塔吉克族纯朴的民风吸引,刚好瓦恰乡贡嘎村有一户村民为出嫁的女儿举办婚礼,我们当即决定在瓦恰乡留宿一晚,拍拍当地的婚礼习俗。

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们为庆祝婚礼载歌载舞的情景,婚礼主场的房子不高,院子也不大,但不影响村民们扶老携幼的共同参与,有的吹着鹰笛,有的打着手鼓,更多人在小院里跳起象征雄鹰展翅的舞蹈,一直到深夜。

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,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多年以后,连粥都嚼不动的老帝都遐客颤颤地划开手机屏,这些照片仍能让他心生波澜,带他回到现在的年轻时光……

2012年8月我们一车4人沿317国道返京,在往索县途中,见路边几个藏族同胞正收割青稞。小孩子们在田里耍闹。我们刚一停车他们就跟我们打招呼、挥手。于是,下车。交谈、发糖、我还参加收青稞比赛。这位年轻的藏族妇女身姿优雅,大大的口罩已经很难掩饰住美丽的面孔,因为那明亮欢乐的眼神早已使它显露无疑!
收割比赛我第二,他第一!小伙子兴奋地摆个大pose!

不好意思下到田间参加比赛的年轻拖拉机手。还好,你要是参加的话,我准拿第三!然而,此时此刻你正在憧憬什么吧?
2017.10。云南光芒山附近村寺庙傣家小和尚。车子已经驶过寺庙,猛然间发现小和尚一人端坐冲茶。遂掉头回转,这样的茶一定要讨一碗!毕竟还在念小学,羞涩才可爱

这样的喝法才香!

云南布朗族老姐俩,姐姐羞涩,妹妹大方。我在云南的寨子里走动拍照,路过这家,年轻的主人热情邀请家里坐坐,到里院,见老姐俩正削捡水果,着盛装。拍下此照,回京后将照片寄去。已经2年多了。也不知收到没?

出外旅行,我总是尽量多的接触当地人,去了解他们,体验他们的生活,倾听他们的想法。多交朋友。这样,旅途才更有意思,这种“有意思”多了,人生的意义就丰富了!

感谢邀请!

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,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是新疆北疆人,我们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,其中***尔、汉、哈萨克居前三位,分别占新疆总人口数的45.73%、39.75%、7.04%。这里是一组我在旅途中拍摄到的哈萨克族的风景照片。

2017年5月,正是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。21日,天晴,我带上爱人,还有爱人的闺蜜开车一行4人,从单位出发前往中哈边境的一个大山。在荒无人烟的山沟,四面环山,溪水常流,翠***滴,一顶白色毡房便是今天旅游的目的地。

哈萨克族主人名叫托红别克,1962年出生,比我小两岁,他是我结亲的对象,因此他管我叫哥哥,我称他为弟弟。由于是不同民族的两个兄弟,平时也经常相互走动往来,感情深厚。

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,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得知我们要前往,哈萨克族弟弟特别用手抓肉招待了我们一行。

哈萨克族弟弟教我骑马

我是在西江千户苗寨拍摄的照片,先來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背景如下:

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“原始生态”文化完整的地方,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,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。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。西江每年的苗年节、吃新节、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,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,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,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。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,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,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。

在千户苗寨拍摄风光片的最佳地点、时间和秘诀:

拍摄时间:清晨,推窗放眼四望,整个西江千户苗寨被墨蓝的远山一层层地拥着,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在飘渺的晨雾中,若隐若现,那么的恬静,那么的幽然;望着邻家的袅袅炊烟,心就在这里融化了。

拍摄地点:景区山上观景台或自己寻找一个制高点,再或是入住时直接预订一个靠近观景台的客栈的景观房,可以在床前、窗边、阳台上、美人靠,任你将苗寨风光尽收眼底。


[应邀回答]作者在文化和旅游局工作,常外出***风和体验生活,加上老婆是红河傣族,女婿是彝族支系阿细人,有亲戚是哈尼族。云南的少数民族节日很多,西傣和德傣都有泼水节,瑞丽过泼水节时,景颇族有木脑枞歌和举办中缅胞波节,我刻意拍家人,也拍大的场景。图1阿细爸爸和傣族阿妹同框抓拍,图2,傣族阿婆与外孙女合影,图3,在西双版纳,红傣与西傣导游留影,图4,在景洪傣族园傣妹迊宾场面,图5,去石屏异龙湖,见到彝族支系花腰彝正载歌载舞,拍下来,图6,石林原归曲靖地区,见到彝族支系撒尼人跳大三弦,必须拍,图7,景颇族在木脑枞歌展示时的女人的队列,图8,因工作需要拍照的彝族妇女正绣彝绣,图9,在版纳,傣族妇女向僧侣施斋。


晚清民国时期,在东北风靡一时的“大车店”,是怎样的一个店?

在有关晚清和民国时期的***剧中,那些在东北境内赶路的主人无论什么时候走累了,路边就会出现一个旅店。

哪怕是荒无人烟的地方,这些旅店也会及时出现,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。

看到这里,也许有人会质疑,哪有那么多的旅店,该不会又是导演的胡编吧。

大车店始于什么时候,已经无从考证,但应该不晚于清末,肯定早于民国。

清兵在1644年入关后,百姓和官员也趋之若鹜到了关内,东北几乎成为无人区。

因为那里是大清的龙兴之地,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清***把它化为禁区,禁止关内人口向关外流动。

乾隆中后期,由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,人多地少矛盾突出;再加上山东河北等地连年饥荒,导致内地百姓不顾一切逃往关外谋生(闯关东),乾隆就解除禁令,通往东北的大门悄然打开,东北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
随着东北地区人口增加,经济渐渐繁荣,到东北经商、省亲、谋生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可是在当时,还没有汽车,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以牲口做动力的马车;公路也没有出现,道路况非常差;而且东北地广人稀,很多地方百十里都看不见一个村落,更别说城镇了。

在此情形下,外出的人经常陷入无店住、无饭吃的困境。

大车店,南方人估计听得少,北方人一定知道,清朝到民国时期,散落在北方,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民间旅店,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还能见到,顾名思义,大车,就是赶大马车的,店,旅店,专门给赶马车的人住宿的店,说白了,服务对象是比较低微、穷苦的百姓,所以旅店相当简陋。

北方,特别是东北地区,一年有超过半年时间是冬天,但人还得往来,商品还得贸易,于是有很多赶着马车的行贩,在半路上如果找不到旅馆,大冬天雪地里可被直接冻死,所以必须找地方歇脚,对有钱的行贩来说不是问题,但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的商贩,既能便宜,又能歇脚地方,就此孕育而生了,这就是大车店,一般城镇间距,4、50里就会有一家。

条件十分简陋,简单的稻草、芦苇大通铺,排成排挤在一块儿睡,能睡几个睡几个,屋里有脸盆、皂角、毛巾,想洗就洗,屋外有牲口料,来歇脚的方便喂牲口,屋外还有专门修马车的工具,车坏了,需要维修了也方便,屋里当然少不了火盆,暖和,屋里抽旱烟的,几个月不洗脚的,来的人也很脏的,床上虱子跳蚤啥都有,乌烟瘴气的,在今天看来,环境十分恶劣,但终归一条,便宜,穷人也能消费得起,不至于在荒山野岭冻死。

来往的行贩、农民、跑江湖的、卖艺的、小商贩等是主要的客流,人多了,大车店也存在竞争,店里弄得越来越干净,有的店专门弄了女客房,有的店还开设雅间,有的店米饭饼子随便吃,有的店牲口草料免费等,特别是闯关东的兴起,大车店生意格外火爆。

那年头,一般人都不常出远门,消息比较闭塞,所以各地新鲜事儿都由这些走南闯北的行贩们,在大车店聚集后,闲扯八拉的聊出来,渐渐的大车店也成了信息的集散地,人一多,干买卖的云集而来,比如小酒馆、铁匠、木匠、说书、***的,好不热闹,我们改革开放以后,大车店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时尚活动转场图片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